石油用途,由最早只是點燈燃料到100年之後,也就是上個世紀60年代末,成為汽車、機械、航空、船舶、發電、農業甚至戰爭的動力資源,人類生活的每一面,都不能沒有石油這種能源。
那時,美國英國的7大石油企業結成的七姐妹石油勢力,操控著石油的產銷及價格,引起石油出產國不滿,油產國的沙地阿拉伯、伊朗、科威特、伊拉克及南美洲的委內瑞拉結成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,跟美英的石油大企業爭奪石油權益。
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,借了70年代初爆發的第一次石油危機嚇到了依賴石油的整個大世界,再將產油權收歸國有。石油的掌控權,於是由美國英國的7大石油企業轉為石油輸出國掌握。
產油國的想法原始單純,以為油權到手,加價售出就能增收幾倍利益。
到了80年代,油價由原來每桶3美元漲過了30美元,漲幅超過10倍。用油最多的先進國家,在石油開採技術,精製及銷售各層面一同反擊產油國漲價勒索,一方面發展新能源取代石油,一方面用儲備油,一時造成原油過大產量過小需求的過剩現象。
這種供求戰略,天真的產油國根本不是有技術,有市場又精於謀算的美國歐洲的對手。
那時候,歐洲的北海及俄羅斯還有中亞多國大量新油源供應石油需要,油價由一桶30多美元再跌為10美元以下,特別是阿拉伯地區大產油國損失慘重,產油國組織不得不放棄原油價格的控制權。過後,原油售價由美國紐約原油交易所以市場交投決定國際油價。
現在,產油國組織成員雖然增加為13國,已經無法再操縱石油的全球總產量,只是,油價高漲成今天這個樣子,產油國賣油又再用油錢炒油價,還是取得豐厚利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